首页 > 考研院校 > 正文

哪些大学有道教方向的研究生专业?

2024-08-26 14:37:39 | 初心网

今天初心网小编整理了哪些大学有道教方向的研究生专业?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哪些大学有道教方向的研究生专业?

哪些大学有道教方向的研究生专业?

道教研究生学校有:中华道教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

1、中华道教学院:中央级大学,位于江苏南京市,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从事道教教育与研究的高等学府,开设有“道教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

2、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哲学博士研究生专业,其中包括道教哲学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宗教学专业隶属哲学学院的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专业招生人数为4。主要研究方向有:宗教学。北京师范大学考试科目有:思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综合。北京师范大学位于北京,是中国一流大学,同属985,211高校。

3、复旦大学:开设宗教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包括道教研究方向,招汪罩册收研究生。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困宏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道教研究生的就业方向

1、高校教师:道教研究生可以选择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道教学、宗教学或哲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他们可以教授相关课程,并通过开展研究项目深入研究道教文化、思想和历史。

2、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道教研究生可以在各类研究机构、学术团体或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他们可以参与道教文献的整理与翻译、道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工作。

3、文化管理与传媒:道教研究生可以在文化管理机构、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文化传媒公司等地从事文化产业和文化传媒的工作。他们可以负责道教文化资源的管理、展览策划、文化活动组织和媒体宣传闷手工作。

哪些大学有道教方向的研究生专业?

宗教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宗教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宗教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较全面的宗教学知识,了解世界名人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我国宗教法规和政策,能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宗教事务管理、理论宣传、政策调研等工作的宗教学高级专门人才。 初心网

高考填报志愿已经开始了,那么宗教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下面让快车教育我综合了快车教育的建议,为各位看官介绍一下宗教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吧,仅供参考!

宗教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目前我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步与世界接轨。在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上已经有了重要的突破,而在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宗教政治学、宗教文化学这些分支学科方面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同是,宗教的现实问题,即宗教同现代科技社会的矛盾冲突与相互促进,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宗教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宗教事务管理、理论宣传、政策调研的工作。

宗教学专业相应的就业岗位有:

咨询/顾问、行政/后勤、学术/科研、教育/培训、人事部门。

宗教学毕业生去向集中分布去向分别是:

事业单位、国有小型企业、民营大中型企业、民营小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

以上是宗教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情况,更多高考专业宗教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资讯敬请关注快车教育职业规划频道。

哪些大学有道教方向的研究生专业?

大学的宗教学专业学什么呢?就业方向在哪?前景如何?

初心网(https://www.cx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的宗教学专业学什么呢?就业方向在哪?前景如何?的相关内容。

如果学的好,是人材,佛学院直接留用。 如果是佛教的话 进修佛学院 佛学院分为佛学院和佛学研究院 一般佛学院毕业后都会分配到各个寺院 或留在本地的寺院 佛学研究院则是研究佛教经典一类的东西 可以讲经说法类的人才 。

宗教学 The Study of Religion 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通过宗教现象研究宗教的起源、演化、性质、规律、作用等的人文社会学科。 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两大类。前者用描述方法进行研究,对宗教采取价值中立态度,侧重于宗教的历史性和结构性;后者用规范方法进行研究,不回避对宗教的价值判断,侧重于宗教的体验、命题和信念等的真实性和可接受性。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宗教学者首先建立了这门学科。一般以麦克斯·缪勒1873年发表《宗教学导论》、率先使用“宗教学”一词为其开端。因对宗教学研究对象、主体、目的和方法等的不同看法,西方宗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神学领域以外的学者一般只承认狭义宗教学,即纯历史性、客观性描述和比较、不带主观价值评断的宗教学,认为它是一门研究感性事实的经验学科、并非论述哲学主张的规范学科,因此既区别于相信神灵存在为前提的神学,也不同于否定神灵存在的无神论学说,而是把社会历史中存在的宗教现象作为其研究客体,探讨其起源与发展历史,考察其观念、行动及组织形态,分析其得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基础,找出其内在性质和规律、社会功能和作用。这些学者因强调对宗教的描述性展示而不同意采用带有规范意义的“宗教学”一词来概括其学科,突出历史性描述的学者称它为宗教史学,并使其成为国际宗教学学科组织和学术协会的正式名称,而突出比较性描述的学者则习惯称它为比较宗教学。但不少宗教学者本身又是哲学家或神学家,他们不同意把宗教学看成纯粹描述或理解的学科,认为不包括价值性判断和规范性研究的宗教学是不完备的,因此坚持一种广义的理解,主张将所有专门研究宗教现象的学科都归入宗教学,强调它应正视宗教的本质及价值取向问题,不能排斥对宗教的规范性、界定性研究。这样,狭义的宗教学包括对宗教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宗教史学、对各种不同宗教进行比较研究的比较宗教学、对宗教史实加以现象描述和抽象归类的宗教现象学、探究人类精神心理对宗教的体悟以及信仰者的各种宗教体验的宗教心理学以及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地理学、宗教生态学等描述性学科,而广义的宗教学则增加了从哲学、世界观的角度对宗教本质、宗教意义、宗教概念进行研究和界说的宗教哲学、回顾总结人们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宗教的鉴别与批评的宗教批评学和对各种宗教信仰观念和神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宗教神学等规范性学科。 发展简史 宗教学各学科的形成以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的宗教观察及研究为基础。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观察宗教现象,注意到各民族宗教的不同。公元前6世纪伊奥利安哲学家色诺芬尼就曾指出,不同民族各自按照本民族人物特征来塑造本民族的神灵形象,由此展示的神性自然会直接反映出其民族特性。前3世纪的昔勒尼学派思想家欧黑美鲁也曾在其《圣史》中论及他在印度洋海岛上所发现的古庙金柱之铭文,认为这些铭文所载众神均由古代英雄、国王、部族祖先等神化而来。这些看法已将神灵问题作为其单独分析、探讨的对象,并试图从相关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找到正确答案。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思想家亦注意到其他宗教的神学价值和存在意义等问题,他们曾研究对比不同宗教,尝试着勾勒宗教发展的历史。这种学术传统在整个中世纪得以保存发挥,培根、托马斯·阿奎那和库萨的尼古拉等人都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过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问题,库萨的尼古拉还曾以“一种宗教的多种崇拜方式”的说法来为各种宗教求同存异。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人们对宗教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而近代基督教海外传教活动也为之提供了接触其他宗教的众多机会。到17、18世纪时,一些欧洲学者开始对宗教系统研究,出现了一批描述宗教现象和宗教历史的著作,如赫尔伯特的《论异教》、休谟的《自然宗教史》和布罗塞的《论物神崇拜》等。18、19世纪之交,西方学者开始接触并研究古代印度、波斯和埃及的宗教经典。1771年,法国学者杜白隆法译了波斯古经《阿维斯陀》,此后又用拉丁文译出印度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德国学者格罗德芬于1802年破译楔形文字成功。法国学者商博良也因1822年译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成果而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许多学者还展开了对古巴比伦宗教文献的整理研究。这样,埃及学、亚述学、伊朗学、印度学、希伯来学等新学科相继奠立,它们为系统研究宗教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和先进的研究手段。这一时期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也为宗教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西方人类学者对尚处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阶段的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土著民族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到有关原始文化及宗教的重要材料,出版了大量学术论著。此外,西方社会学的出现对宗教学的形成亦有直接影响。孔德和斯宾塞分别在法国和英国提出了社会演化的学说,创立了现代社会学体系,并对宗教的起源和演变赋予社会学意义上的探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宗教学资料积累和各分支学科开创的时期。泰勒于1871年出版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为原始宗教研究提供了重要思想和素材;缪勒自1875年以来开始主编出版多达51卷的《东方圣书集》;弗雷泽则在 1911~1927年汇编出版了12卷本《金枝,对法术与宗教的研究》;商特皮于1887年出版其《宗教史学教科书》,率先提出了对宗教现象学的探究;索德布鲁姆也于1913年发表其《自然神学与普通宗教史学》一书;冯特自1900~1920年写成的10卷著作《民族心理学:对语言、神话和习俗发展规律的探讨》,以及詹姆士1902年整理出版的其1899年爱丁堡大学吉福特讲演录《宗教经验种种》等使宗教心理学悄然诞生;而范·得·列欧1925年出版的《宗教现象学》一书则宣告了宗教现象学体系的真正奠立。 研究方法 在方法论上,宗教学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把语言学、考古学、心理学、地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等作为自己宗教研究的辅助学科,借鉴并采用了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范畴和方法,使彼此有了交叉互渗的关系。宗教学通行的研究方法主要为纵向描述、横向比较、以及现象学探究和精神分析方法。纵向描述着眼于时间意义,即对宗教发展的历史作尽量客观的叙述,以编年史的顺序来描写某一宗教或整个人类宗教的发展阶段、演变过程及兴衰史实,勾勒出宗教沉浮、变迁的整体连线。横向比较则立足于空间意义,即注重宗教在空间地域上的不同和形式种类上的多样,通过对不同宗教的比较而找出宗教的共同本质和意义,展示宗教的典型形式和具体特征。一般来看,这种横向比较包括形式上和内容上的比较。前者涉及对宗教发展形式及其结构形式的比较,这种结构大体为宗教的社会结构(如宗教组织、团体和机构),宗教的理论构成(如宗教中的神话、教义、学说),以及宗教的实践模式(如宗教礼拜、祈祷、献祭等仪式)。后者则寻求各种宗教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以便从不同宗教中找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如神灵观念、虔敬心理、信仰行为、神圣结社等。现象学探究方法是一种更为抽象、更具有本质性的比较研究方法,它借助于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和诠释学的理论,主张根据宗教的本质结构来洞观宗教,即不依赖于宗教现象在时空中的位置和它对外在文化环境的依属来阐明这些现象,因而称之为中止主观判断的形象直观或本质直观。精神分析方法则从人的意识领域深入到潜意识领域,剖析人的“本能”对其精神生活和宗教行为的影响与支配,这种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侧重个人宗教心理和信仰精神问题而又发展到荣格对宗教社会性、集体性潜意识活动的分析研究。 研究范围 宗教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宗教的本质与要素、宗教的思想与观念、宗教的体验与情感、宗教的行为与活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或文化形态的关系等。 学术机构 宗教学领域的学术活动促成了国际性宗教学机构及其会议的诞生。1900年,各国学者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宗教史大会,1950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七届大会上其正式机构国际宗教史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简称IAHR)宣告成立,当时曾定名为国际宗教史研究协会(简称IASHR),后省略“研究”一词。荷兰学者范·得·列欧当选为该协会首任主席。协会还自1954年起创刊并发行了《努曼》、《宗教学》等杂志,以反映宗教学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意大利学者比扬基为该协会现任主席。中国宗教学会于1979年成立,中国学者曾出席了第十四、十五和十六届国际宗教史大会。 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宗教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宗教与哲学、道德、法律、政治、文学、艺术一样,是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一种社会现象,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部门都应该而且可能成为人类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各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宗教学是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它不同于一般宗教观(宗教理论、宗教学说)有两点:其一是它在学科上的独立性。它以宗教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为认识对象,对它进行学术性的考察和研究,真正的宗教学,如同哲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法律学等学科一样,应该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其二是它在内容上的系统性。宗教学,应该是在对宗教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宗教的知识体系,而不仅只是个别性的观点和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对宗教各种问题的研究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学。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面的传大贡献在于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历史唯物论。唯物史观用社会 的经济基础去说明一切上层建筑的特性和本质,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来说明上层建设的变化和发展,这就揭示了上层建筑各部分的本质,为我们认识宗教世界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原则。我们虽然主张科学的宗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对于非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合乎科学的因素,我们都要认真总结,加以吸收,作为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借鉴.

以上就是哪些大学有道教方向的研究生专业?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初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初心网:www.cxkaoy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哪些大学有道教方向的研究生专业?”相关推荐
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有哪些就业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有哪些就业方向?

学前教育研究生出来能干嘛学前教育研究生出来的就业方向如下:1、大学的教师,学前教育研究生毕业以后,可以选择进入高校当老师。待遇福利好、工资薪酬高、社会地位也很高。学前教育专业在一些普通的二本、三本院校和一些大专院校都是招收研究生,所以我们可以结合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来选择考研的目标院校。2、公务员,那对于想追求生活稳定的小可爱,考公务员是个不错的选择。教育部下面的一些事业单位

2024-08-04 05:22:56
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 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 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教育学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教育学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如下:教育学研究生可以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也可以到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从事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就业单位推荐如下:普通高校:现在硕士进高校难度不低,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中小学校:现在新课程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越来越多的教育学硕士毕业生进入中小

2024-08-14 12:51:37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有哪些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有哪些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有哪些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1、教育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是教育学类专业。2、教育学专业思想道德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3、教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其中教育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2024-07-23 10:43:15
科学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科学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科学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科学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工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就业方向:1.学校教师: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各类学校担任科学教师,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他们可以教授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2.教育机构研究员:在科研机构或教育研究机构,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行教育研究,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2024-09-02 00:51:47
学前教育专业考研的方向有哪些?
学前教育专业考研的方向有哪些?

学前教育专业考研的方向有哪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既可以报考教育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可以报考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前教育方向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原理、社区与儿童家庭教育、儿童言语教育、儿童科学教育、儿童艺术教育等研究。具体表现在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学前教育管理、幼儿园活动组织与实施、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师幼互动、幼儿学习问题及学前教育教学改

2024-09-05 03:55:06
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研究生的出路何在?研究生拥有更高的学术资历和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了广泛的职业出路。以下是一些研究生的常见职业出路:1.学术界:许多研究生选择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们可以成为大学教授、研究员、助教或科研人员,致力于推动学术领域的发展和知识创新。2.专业领域:研究生可以在各种专业领域中找到就业机会,如医学、法律、工程、商业等。他们可以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经理或顾问等,

2024-09-05 10:01:41
教育学考研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教育学考研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教育学考研的研究方向有哪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0405”专业受限方向: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教育、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等。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幼儿教育:主要涉及幼儿园教育、早期教育等。特殊教育:主要关注残疾人群体的教育和康复问题,包括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体育教育:主要包括体育训练、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等。需要注意的

2024-01-02 22:41:15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专业有哪些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专业有哪些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专业有哪些方向0451教育学类包括如下:教育学原理:该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含青少年研究、性别教育研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法律与政策分析、教育文化人类学。教育学原理是北师大各教育专业中师资较强的一个,该专业的著名研究生导师有:教育法学界泰斗劳凯声、教育学原理学科领军人物石中英(教育哲学)、檀传宝(德育原

2024-07-20 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