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 22:15:28 | 初心网
初心网(https://www.cx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职考研应该如何准备?的相关内容。
很多人说,考研苦,在职考研更是苦上加苦——这句话不无道理。在职考研的确要考虑很多,诸如与单位的协调、工作时间和复习时间的安排等等。在职考研,除了要做一些基本的复习准备之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麻烦和矛盾,这就需要大家用足够的智慧和能力一一化解。
1在职考研面对的困难
做一个决定是简单的,但是重要的是决定之后你要怎么做,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要克服的是什么?
1、脱离学校太久关于考研信息的闭塞?
2、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不能平衡?
3、遗忘的知识捡起来无从下手?
4、不知道怎样做计划?做了计划又总是没办法按时完成?
5、报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好?
6、工作一天已经精疲力竭,根本没办法更加有效的学习?
2如何解决面对的困难
1、相信网络的力量
不知道从哪了解考研信息,这就需要借助网络的力量了,一般来说,考研相关的信息比较官方的就是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了,当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更细的信息,可以直接在恩波考研网上搜索,或者可以询问在线客服。都可以帮您解决这些问题。在复习准备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比如上网下载试题,在线测试,等等。
2、协调考研与工作
一般来说,大多数单位都不愿意自己的员工考研。因为在单位看来:在职人员考研一方面会影响工作,另一方面会造成单位人才流失。因此,在职考研人员在复习期间一定要保持低调,不要张扬。
根据成功者的经验,在职考研者处理这个问题最理性的做法是:工作的时候尽心尽力,复习的时候全力以赴。这样虽然很累,但是两不耽误。认认真真地工作,既不影响工作也会为考研的后续问题带来一路绿灯:全力以赴复习,不管是否考上,都问心无愧。
3、坚定决心不动摇
每年报名考试的人很多,但是中途放弃的人也有很多,考研是一段很艰难的旅程,我们都明白,困难会接踵而至,所有担心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决心不够坚定,如果是抱着无比坚定的信念,相信任何困难都是难不倒你的,至于没时间,那完全就是借口了。
鲁迅先生曾经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可见,只要你愿意,总还是有时间的。
4、选择报考专业
在职研究生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看这个专业和自身的工作是否相关,因为选择考研的上班族大部分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工作,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定位。
要优先选择对自己工作有帮助的专业。其次就是你的兴趣专业,如果你对某个专业很感兴趣,想要去学习,那么这个专业就也是你优先选择的专业。考生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详细了解往年的录取分数和录取比例,以及毕业学员情况,结合自身考虑专业。
除此之外,考生在选择专业前,还要看一下自己选的专业是不是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师资及配件设施怎样,科研水平如何等外在条件。 初心网
3在职考研复习指导
1、统筹规划考研复习:
要有个合理的计划,统筹安排,一定要深刻剖析自己,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要制定比较周密的学习计划,每月的、每周的、甚至每天的。记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剖析自己和考研就是你研究生生涯的第一个研究项目。
2、复习科目合理安排:
各科复习要分轻重缓急,专业课和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复习得越早越好。建议从现在开始到10月中旬,扎实的复习2遍。公共课要打好扎实的基础,需要从备考开始坚持到最后。政治可以在中后期准备,1到2个月足够。对于基础较差的考生最好提前准备。
3、复习资料的选择:
在职考研人员在时间和精力上都不允许运用题海战术,所以复习资料的选择就尤为重要,要保证做的每一道题、看的每一页书都有价值;复习资料要做到少而精,尽量选择考研经验者推荐的、大众口碑好的资料;另外一些好的考研机构里的整合资料可以借鉴和使用,这将为我们节约大量的时间,并能很大程度提高复习的效率。
4、复习时间的利用:
在职考研的学习时间一般是晚上,大概可以挤出3个小时,早上可以挤出1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很零散,在职考研人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些零零散散的时间,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午休时间。如果有条件尽量住的离公司近一些,可以节省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给复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5、复习方法的运用:
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在职考研人员在复习方法上的选择也是有限的,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要求在职考研人的复习方法要灵活、有效、尽量找到捷径、高效的方法。
在职考研人可以选择一些威望高的辅导机构,报辅导班的好处是能帮你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上还为你的复习增添了信心;特别是基础班,可以帮你掌握每门课的学习重点,使你的复习更顺利的进行。
6、效率为上:
在职考研一定要做到时间少效率高,保证效率的前提是精力充沛,所以要休息好,不要为了赶复习进度拼命的熬夜这样对工作和学习上都无太大的助益。
7、平衡工作和学习:
对于在职考研人来说这是现在生活中的最大矛盾,我不建议考研在工作时间复习,因为工作时间是你的老板花了钱请你来工作的,即使你考研能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认可,他们也不会希望你在工作时间复习。外工作也要极其认真的完成,甚至要比以前更认真;只有工作做得好了,不出纰漏,你才能更专心的学习。
8、信息收集:
考研除了努力学习外,更是一个信息收集整合的过程;关注你所想考的招生单位和专业的相关变化,是很有必要的。在职考研人由于工作环境和时间的关系在信息收集和关注方面相对弱很多;作为在职考研人为了更好的复习和更大的成功率,学会关注考研信息平台、相应的网站。
9、寻找伙伴:
考研不是一场孤军作战的战斗,找一个同路人走起来会更从容,对于在职考研人尤其如此。在职考研人可能在生活中找到考研伙伴不是很容易,可以更多的关注网络,在网上或是聊天群里找一些同为在职考研的人,大家可以分享资料和信息,也可以互相鼓励和支持!
以上就是初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初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初心网:www.cxkaoyan.com报考2019年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难吗在职人员想要获得双证只能通过报考一月联考的方式来获得,一月联考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很多,在职人员在决定好自己报考的专业之后就要开始备考,准备即将到来的入学考试,那么,这是大家就想知道,报考2019年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难吗?一月联考招生专业: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体育硕士、工程硕士、农业硕士(MAE)、兽医硕士(VMM)、风景园林硕士
一月在职研究生专业报考条件是什么?与单证在职研究生最大的不同是,考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也可也获得学历证书。这也是很多考生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双证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的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在职研究生教育网给大家做简单介绍:在职研究生双证报名时间:每年10月中旬开始网上报名,11月初现场确认。在职研究生双证考试时间:每年1月份考试,3月份出成绩,4月份复试,6月份
报考上海大学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需要社保证明吗?你好!据了解,报考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需要准备: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应届生携带学生证。3.往届生携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4.同等学力考生另需携带报名条件所要求的本科课程成绩单。5.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报考一月联考并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
1月统考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是什么?很多人想通过报考在职研究生提升能力,1月统考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也是大家在报考前需要了解到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也许会限制一些人,但是也可以让更多优秀的人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当今社会,学历是走进职场的敲门砖,对于是否能在心仪的企业继续发展,学位就显得尤其重要,多年来,国内对学历和学位的重视程度都不曾减少,那么,1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与一月联考入学考试哪个简单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的,进本没有任何入学难度。下面就让在职研究生教育网的老师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同等学力申硕入学难度解析:报考同等学力申硕大家需要满足专科以上学历就可以入学,这种在职读研方式是免试入学的,可以说这种在职读研形式入学基本是没有任何难度的。一月联考入学难度解析: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包括: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
一月统考的双证在职研究生报名需要什么条件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需要3年以上工作经历;双证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5、大专毕业后有五年或
一月在职研究生考试都有哪些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六种,其中一月份的在职研究生考试主要有以下几种:单独考试、一月法律硕士、一月MBA/MPA,所有这些报考方式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都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1.一月MBA/MPA报考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
备战1月MBA在职研究生联考,请问无大学基础如何自学备考如果你没有大学基础,自学备考MBA在职研究生联考可能会有些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成功地自学备考:你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自己的基础水平,确保计划切实可行。同时,要确保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024-10-23 16:17:44
2024-10-28 01:57:33
2024-10-25 22:49:36
2024-10-19 04:35:55
2024-10-27 16:58:21
2024-10-18 21:03:32